高密度脂蛋白属于肝功能检查的一个指标。和其他检查不同,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对身体并不算坏事,但也要根据其偏高程度来判断好坏。那么,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危险吗?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?一起来了解一下吧:
高密度脂蛋白又被称为好的脂蛋白,临床上升高一点点,不仅对人体无害,还能防治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。简单来说如果体检高密度脂蛋白只是偏高一些,不用过分烦心,这意味着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也会低一些。
但是如果高密度脂蛋白过分偏高,同样是提示人体有健康问题的,所以在体检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偏高时,千万不要认为就是好的,请医生根据数据进行解读,排除疾病因素导致高密度脂蛋白偏高。
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原因
通常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过分偏主要由于肝脏损伤引起的,如酒精肝、脂肪肝、肝硬化、慢性肝炎等;此外原发性高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会引起高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情况。
除了肝损伤外,某些行为因素也会引起高密度脂蛋白偏高,如过度劳累,酗酒,饮食不当,药物影响等。
一般来说,如果在体检时检查出高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情况,通常要先排除行为因素的影响,非肝脏损伤造成的高密度脂蛋白偏高,通常3~7天左右即可自愈,可在一周后复查,如果复查结果仍显示偏高则考虑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,要尽快进行肝脏方面的相关检查,确诊具体病因,并进行治疗和调理。